abc

送别国学大师饶宗颐 百岁华诞曾为中大新华题写校名
来源: 中国文化人物   日期:2018-02-11 10:41:50  点击:10937  属于:华人华侨

国学大师饶宗颐于2018年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饶宗颐先生 



2012年6月28日,俞正声观看饶宗颐书画展,并亲切会见饶宗颐先生
 


2015年12月6日,饶宗颐百岁寿诞,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向饶老祝贺



2009年12月6日,刘延东在香港考察期间,来到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探望国学大师饶宗颐



2008年,时年91岁的饶宗颐和时年97岁的季羡林握手,饶宗颐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




饶宗颐教授,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钱大康,香港能仁专上学院副校长单周尧,香港树仁大学代表何祥荣教授,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郑炜明出席“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董事局主席刘荣海,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首席会长马介璋,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名誉会长黄书锐,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名誉顾问谢喜武,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秘书长方平等在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第八届会董就职典礼现场合影


 
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与次女饶清芬、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郑炜明等一起展示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题写的校名,共同祝福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在8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宗颐共出版了100余种学术及艺术著作、1000余篇学术论文,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幼承家学的饶宗颐,研究范围极广博,涵盖上古史、甲骨学、经学、宗教学、史学、敦煌学等十三大门类。其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他曾说"做学问就是求真、求是和求正,做人也是这样。"
       饶宗颐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他长期潜心于学术研究,曾在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任教。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百岁华诞为中大新华题写校名
 
       2015年12月6日,饶宗颐先生迎来百岁华诞,一向清心淡泊的他仍精神矍铄,坚持每天读书、绘画、写字。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西校门上的校名是饶宗颐先生在其百岁寿诞之时亲笔题写的。“辛苦待舂锄”,正是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的写照。
       已是期颐之年的饶宗颐身在香港,在百岁寿诞时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题写校名。王庭槐校长在揭牌仪式上指出,在饶老题写的校名中,有一个字特别大、特别有力、特别有韵味,这就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新”字。中国需要新生代人才,国家也鼓励独立学院办学不断创新,东莞校区新校门的落成,标志着学校进一步开放包容、开门办学理念的体现,在学校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希望全校师生员工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努力,培养出新生代复合型、应用型,满足国家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新”,在汉语词典中,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表达了饶老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期盼与寄望——办品质教育,育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同时“新”字亦有变得更好,与“旧”相对,如“推陈出新”之意,蕴含了饶老对我院秉承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校训,传承中山大学包容、开放、创新的大学精神和人心向学的优良学风,坚持“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倡导诚信求是、开放包容、笃实创新的精神和“早、正、严、实”的教学原则,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办学理念的肯定与支持。
 
      少年退学求学
 
       14岁那年,完成潮州城南小学的学业不久,刚上中学的饶宗颐作出一个颇具勇气的决定——退学。
       饶宗颐出身于广东潮州一个儒商之家的他,自幼便开始诵读经史、文赋、诗词。名字饶宗颐,源于父亲希望他能师法宋五子之首周敦颐。据悉,他的家族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更是深厚,父亲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少年饶宗颐徜徉其间,尽享阅读之乐趣。
       少年时期的广泛涉猎,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养基础。1932年,父亲因病溘然长逝。饶宗颐开始继承他父亲遗志,续编其尚未完成的《潮州艺文志》。自此,潮学研究与饶宗颐结下不解之缘。
       饶宗颐曾在《我的家学经历》里自述:“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二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19岁受聘中山大学
 
       饶宗颐是中山大学的杰出校友,与中山大学有着长达80载的学术因缘。
       1935年,饶先生19岁时,应中山大学邹鲁校长之邀,受聘担任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志艺文纂修。年轻的饶宗颐在中山大学出版了《潮州艺文志》,填补了潮州艺文领域系统的著作实录的空白,成为研究潮州历代文献的里程碑式著作。
       1939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举荐下,饶宗颐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
 
      “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
 
       1979年后,饶先生多次重返中山大学,并受聘为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和中大首任荣誉教授。饶宗颐先生还一直担任着在中山大学创刊的学术期刊《华学》的主编。
       饶先生一直关心中山大学的发展,中大校园不少建筑都留下了他的墨宝,比如永芳堂、陈寅恪故居匾额,以及丰盛堂内手书“芙蕖自洁、兰若自芳”、为中山大学八十周年校庆题写“岭学辉光,开来继往”。
       2014年11月3日,中山大学将“陈寅恪奖”颁给饶宗颐先生,当时饶先生谦逊地说:“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中山大学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
       2015年4月2日,“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挂牌成立,期颐之龄的饶宗颐教授专程自香港莅临广州增城,出席揭幕典礼。出席典礼的粤港两地专家、学者并藉此机会庆贺国学泰斗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撰写巨幅寿联:“遐龄方百岁,六合同庆春。”
 
     香港潜心治学
 
       香港是饶宗颐的福地。
       1949年初,为了编写《潮州志》,饶宗颐赴香港查找资料。其间,因儒商方继仁先生挽留,饶宗颐留居香港,潜心学术研究,直至1979年9月。
       在此期间,饶宗颐的研究视角得以进一步拓宽,亦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开展交流。前往日本考证甲骨文,赴印度研究梵文,远渡重洋去法国研究敦煌学……每到一处,饶宗颐都致力于开拓学术研究的新天地。
       香港成就了饶宗颐,在这里,他逐渐成为一名“百科全书式”学者,蜚声国际。
       2013年12月,香港大学将新成立的校内最崇高的学术荣衔———“桂冠学人”,颁给首位获奖人——饶宗颐教授。
   
     新华学子,沉痛缅怀千古饶老
 
       如今,国之耆宿已殒,世间再无“南饶”,中大新华师生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缅怀着仙逝的饶老,用文字记录,用图片追忆,表达着后辈青年一代对饶老的崇高敬意和悲痛之情,共同祝愿先生之风如明月长存,我辈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新华学子邓碧莹说:在饶老身上,我学到的是:孤独和寂寞是不一样的,寂寞会发慌,而耐住孤独是饱满的。孤独并不一定让人颓靡慌乱,把握好尺度,孤独便是你真实的人生。慢慢的,在孤独中学会让自己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是你我都应该学会的技能。
       新华学子方妙文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饶宗颐先生是位百岁老人,但当人问及饶老的高寿之道时,他说,我一直坐在葫芦里。我们在饶老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学问,还有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新华学子张楠说:“精益求精,勤于学思。”饶老的求精态度贯彻了他整个学术道路,他曾经这么形容自己:“我的缺点是不能浅。”他写的文章不愿意马上发表,因为他始终认为他所写的文章还有所欠缺,他觉得先压一压,找到更好的形容便能使文章更加完美。
       新华学子蔡露说:饶老治学的特点有三:渊博、求精、新奇。他的学术研究是以“求是”精神为基础的追索探求。他说做学问必须讲究“从根本出发”的做学问的方法,更要重视“持论要正”的做学问的态度。他就是这样,从17岁走上学术道路开始到如今,饶老退而不休,持续在开展学术、艺术工作。他以他独特的学术自尊心,扎根中华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为我国的国学研究作出巨大的贡献。
       新华学子刘少镇说:作为一名新华学子,我们可以秉承饶宗颐先生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秉持新华学院“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校训,培养自身创新意识,适应新时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形态。大胆求真、求新,不迷信、不盲从、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实践,使自己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新华学子庄渝说: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正确安顿自己,寻到自己的天地。饶老在自己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道理,尤其是在山河破碎、战火纷飞的时期,坚持着教育与学术研究,在风雨中守护文化。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董事局主席刘荣海说,饶老逝世消息传来,中大新华及社会各界为之悲伤,但饶老留下的文化财富却永远滋润着中大新华。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大师生缅怀国学大师饶宗颐,将永远坚守教育初心,潜心办好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中国文化人物)